外箱条码

一、概述

原来箱条码如果要继续装箱,则只能装入物流容器中,现在增加了箱条码装外箱的功能。

系统增加了条码类型“外箱条码”,即箱条码存在“内箱条码”及“外箱条码”,原来的箱条码即现在的“内箱条码”。现在系统支持的条码类型包括:货品条码、内箱条码、外箱条码、序列号、内箱序列号、外箱序列号、物流容器。

1、外箱条码所装的内容,必须是内箱条码;

2、外箱条码支持混装;

3、外箱条码可以装入物流容器;

4、外箱条码不支持重复使用:

    • 在新增外箱条码时,该外箱条码必须在内箱条码、外箱条码中都不存在;
    • 已出库的外箱条码,即使单据属性条码管制设置为“不管制”,也不允许重新入库。

5、外箱条码如果装错,则需要通过【箱条码拆箱作业(外箱)】进行拆箱,然后再重装;

6、在入库流程中,外箱条码可以直接整箱入库,也可以装入物流容器后再入库;

7、在出库流程中,外箱条码可以直接整箱出库,也支持散出:

    • 若扫描外箱条码出库,则可以打开“外箱条码散出”窗口,在此窗口,可以出整个内箱条码,也可以再点击“箱条码散出”按钮,出某个内箱条码中的部分货品数量;
    • 若外箱条码装入了物流容器,则可以 打开“物流容器散出”窗口,在此窗口中,可以出整个外箱条码,也可以散出最里面内箱条码的货品数量,即:容器散出->外箱条码散出->箱条码散出。

8、外箱条码的前缀与内箱条码一样,也是“@BB”;

9、版本:2024-9-11之后的V4.0

二、箱条码装箱作业(外箱)

打开PDA单据【箱条码装箱作业(外箱)】

选择“入库类型”,然后点击【下一步】

  • 箱码:属性“外箱条码编码规则”必须先设置规则,设置后则此处显示“自动编码”;
  • 入库类型:选择本次所装入的内箱条码是“未入库”或“已入库”的,同一个外箱条码中装入的内箱条码的入库类型必须相同。
    • 若选择“已入库”,则必须要选择内箱条码所在“库位”;
    • 不支持选择储位,即不支持在储位上装外箱。

进入拣货画面后,扫描内箱条码,然后保存即可。

1、当前一个画面选择的入库类型=未入库,则扫描的内箱条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:仓库为空、且已转单据别为空、且已转出库单据别为空、且储位为空、且外箱条码为空、且容器条码为空、且未停用、且待校验标记不为T、且拣货标记不为T、且送检标记不为T;

2、当前一个画面选择的入库类型=已入库,则扫描的内箱条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:箱条码的仓库=第一个画面的仓库、且已转单据别有值、且已转出库单据别为空、且储位为空、且外箱条码为空、且容器条码为空、且未停用、且待校验标记不为T、且拣货标记不为T、且送检标记不为T。

3、所装入的内箱条码的“货品”、“特征”和“批号”可以是不一样的,如果想限制必须一样,则可以设置属性“装箱内容一致性检测”。

装箱完成后,内箱条码会回写“外箱码”的值:

三、箱条码拆箱作业(外箱)

外箱条码如果装错,则需要通过【箱条码拆箱作业(外箱)】进行拆箱。

打开PDA【箱条码拆箱作业(外箱)】

扫描外箱条码(前缀“@BB”),然后点击【拆箱】即可。

拆箱后:

  • 会将外箱条码的“停用标记”更新为T;
  • 会清空内箱条码中“外箱码”的值。

四、外箱条码的应用

1、外箱条码装入物流容器

【物流容器装箱作业(未入库)】和【物流容器装箱作业(已入库)】都可以装入外箱条码。

2、外箱条码入库

可以扫描外箱条码整箱入库,也可以将外箱条码装入物流容器后再入库。

  • 外箱条码入库后,会更新外箱条码的【仓库】和【储位】。

3、外箱条码出库

  • 外箱条码整箱出库后,会更新外箱条码的“停用标记”;
  • 外箱条码散出后,会将散出部分从外箱条码中扣减。

(1)可以扫描外箱条码整箱出库

(2)外箱条码散出

  • 在外箱条码散出窗口中,可以出整个内箱条码,也可以再点击“箱条码散出”按钮,出某个内箱条码中的部分货品数量

(3)如果外箱条码装入了物流容器,则可以散出最里面内箱条码的货品数量:容器散出->外箱条码散出->箱条码散出

分类目录